防治核桃举肢蛾树上与地下结合
核桃举肢蛾又名“核桃黑”,是华北、西北、西南、中南等核桃产区重要的害虫。一年发生l~2代,老熟幼虫在树下2~3厘米深的土内结茧越冬,5月中旬至6月中旬化蛹,6月上旬至7月上旬为成虫羽化盛期。羽化时间一般在下午,多在树冠下部叶背活动。其静止时,后足侧向上伸举,故名“举肢蛾”。成虫交尾后,多在晚上6~8时产卵。卵多产在两果相接的果面上,其次是产在果实的萼洼,也有产在果实梗洼附近或叶柄上的。每头雌蛾能产卵35~40粒,卵经4~5天孵化。幼虫孵化后即在果面爬行,寻找适当部位蛀果。初蛀入时,孔外出现透明白色胶珠,后变为琥珀色,隧道内充满虫粪。核桃被危害以后,青皮皱缩,逐渐变黑,造成早期脱落。有的虽然未脱落,但果仁已经变质,干缩变黑失去食用价值。幼虫在果内的危害期为35~40天,幼虫成熟后,脱果坠于地面,入土结茧越冬。根据核桃举肢蛾的生活习性,宜采用地下与树上防治相结合的方法: 地下捡拾6月上中旬为第一代幼虫引起落果的高峰期,要及时捡拾落果,集中深埋于5厘米以下土中,杀灭幼虫。 树上喷药6月上旬到7月下旬是幼虫蛀果期,每隔10天可喷洒一次5%的功夫菊酯2000倍液,既可杀灭举肢蛾幼虫,又可兼治黄刺蛾、绿刺蛾等害虫。 主干注射6月下旬到7月上旬在树干上钻一个小洞,用高压注射器将40%的久效磷乳油按1∶1的稀释液注入,防治率可达80%以上。 |